专访硬件研发中心王满中: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态度
2022-06-08
在这次4.29救援处置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救援支援人员,他们迅速集结,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中大应急救援突击队。4月29日至5月6日期间,他们放弃休假,昼夜不息,他们用专业、汗水与担当,坚持站好了事故救援最后一班岗,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公司“创新实干、诚信共赢”的价值观和“做优秀的企业公民”的社会承诺。而王满中就是其中一员,本期人物采访,让我们来了解他加入中大后的心路历程及本次救援的感想。
1、您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期待选择加入了中大?
能进入硬件研发部这个充满活力的集体,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选择中大是因为中大能给员工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有前景广阔的产品和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我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能力,用心工作,提升自我,和公司一起成长,达到在这个行业中可以独立负责相关项目的水平。
2、可以简单介绍来中大后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心路历程么?
我目前主要从事一维雷达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地基微变形监测预警雷达所出现问题的改善工作,同时协助测试团队分析雷达在4.29事件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改善建议。微波雷达作为目前市面上比较前沿高端的产品,有很多技术还需要深入研究与突破,作为一名该领域的新人,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在此要特别感谢部门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使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基本了解雷达成像的原理、天线设计的注意事项。自己平时,经常查阅相关资料,在书上寻求设计的理论支持,并结合之前的精密制造经验终于搞清楚了喇叭天线的加工工艺。克服了喇叭天线一直依赖他人设计和制造的短板。
3、在这次4.29事件现场救援过程中,你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碰到了那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在4.29救援过程中,我主要负责雷达监测数据的跟踪和现场救援动向提示.若发现异常变形及时通知报告编写组和值班领导。现场环境为宿舍楼顶,风比较大,突然一阵狂风吹来,雨棚一瞬间被掀翻,拉扯到雷达支架并产生倾斜,眼看价值几十万的设备就要重重的摔到地上,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迅速冲过去抱住雷达,雷达的惯性冲击把我压倒在地上,但雷达主机被我稳妥的接住了,只是天线有点小变形,稍加维修仍可使用。这次救援让我感受到公司“做优秀的企业公民”的社会承诺和责任担当,公司不惜代价自始至终全力支持救援工作,从高层到各级领导都非常关爱和尊重员工,我作为中大的一员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应该积极贯彻公司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做好本职工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自我贡献。
4、对于传统检测行业和智慧产品这两个方面谈谈你的一些看法?
传统检测行业主要依靠人工去量测、收集和处理数据,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如果能采用智能检测云平台,4.29救援监测可能会减少很多现场值班人员和后台报告编写人员,但这是我们雷达产品的第一次实战,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我们用心去改善,我们的产品会越做越好。
5、在这个职位上,如果想获得成功,必须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作为一名结构设计人员,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产品的主要性能和原理;2.熟悉所设计产品的安全认证标准;3.熟悉生产线组装工序和工艺;4.熟悉塑胶和五金模具相关知识;5.掌握常见材料特性和用途和表面处理方法;6.熟悉各种机加工工艺;7.掌握3D和2D软件的使用;8.熟悉相关仿真分析方法和软件。
6、你认为现阶段在你工作中,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哪些挑战?
现阶段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天线的仿真模拟。我目前正在学习CST仿真软件,期待尽快上手并能学以致用。
7、在中大,学习到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来到公司一个多月,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我非常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实干、诚信共赢”,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实干才能兴邦,企业才能兴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任何企业乃至个人的立业之本。
其次,态度决定一切,有句话说得好,人的一生重要的不是他所处的高度,而是所朝的方向,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人生态度,刚进入公司,一切都应该从最基本的做起,要有工作无小事,打杂也是一种磨练的态度对待工作。
第三,认真负责,提升自己的执行力,我们不能因为事情小就敷衍了事,而应该把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养成习惯,加强学习,高效创新地工作,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学习是创新的主要途径,作为公司的一员,要珍惜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课程,虚心学习,活学活用。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平时练好功,在给你一个舞台时,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舞台。希望在中大这个大家庭中,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行政中心 杨梦夷)